蒲岐古代军事设施除所城(寨城)外,还设有兵台(炮台)、烽堠。
明朝洪武初年,蒲岐所旗军有辖台二座:霞堡辖台,距所城南一里岐山(烟墩山)顶,外接大洋;高嵩辖台,距所城东十里高嵩山(今南岳镇沙港头),为所境锁钥要地。有烽堠八座:1.娄岙烽堠,距所城三里,在狮子山(龙台山)顶;2.华秋烽堠,距所城东北三里,前对海中横门山(《府志》作横址门);3.双堤烽堠,外临清港(清江渡);4.东山烽堠,《府志》作东门烽堠;5.南浦烽堠,对海中分水山;6.前塘烽堠,在今南岳乡前塘;7.后塘烽堠,在后塘山寨附近,与所巡检司相连;8.下山头烽堠,前对大小马(《府志》作大小屿)。
烽火台(汤剑摄),乐清市文物保护所提供
上述辖台、烽堠已成为历史阵迹,至今遗址保存比较完整的有霞堡辖台,其烟墩形状完整,外围砌石完好。 该烟墩坐落岐山(今称烟墩山),视野辽阔,形势险要。底部方形,每方长达6.4米,顶呈圆形,直径2.7米,喷火口形状鲜明。其西侧有屋一间,四栋三进,石柱穿斗,梁架两缝,系哨兵宿舍和堆放燃料的库房。
此外,高嵩辖台、华秋烽堠、前塘烽堠、后塘烽堠等形迹及基地砌石至今犹存。
教场三处,一在西门外;二是在南门外,广40亩,建于明洪武年间,嘉靖重修,朱谏有《重修蒲岐千户所教场记》勒碑;最后一处小教场,在霞堡。
至清代,蒲岐曾改为营,又改为汛,又称寨,有兵台六座,即1.娄岙山兵后,安兵八名;2.万桥口兵台,在万桥港边,安兵八名;3.白沙岭兵台,安兵八名;4.竹屿兵台,安兵五名;5.牛鼻洞兵台,按兵五名;6.白沙山兵台,安兵五名。
注:1.烽堠,即烽火台,是后者的俗称,也叫烟墩,是中国古代的重要的军事防御设施,一般建在险要处或交通要道上,用于发送战报传递紧急军情。以白天燃烟、夜里烧火的方式传递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