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朝
洪武八年(1375)
盘屿(磐石原名)设卫。置指挥史司,有指挥使、指挥同知、指挥佥事等官,下设左、右、中、前、后五千户所。制造战舰,训练水师。
洪武十七年(1384)
海上有倭寇骚扰,朝庭命令汤和视察浙江沿海,确定在盘屿建城。
洪武二十年(1387)
盘屿卫城建造成功,周九里,盘屿改名磐石。
永乐九年(1411)
倭寇掠磐石。
永乐十一年(1413)
正月,磐石卫百户罗铭,率水军巡海,哨至分水山(今玉环楚门港口)洋面,遇倭寇,力战而死。
永乐十五年(1417)
倭寇攻磐石不克,乃设疑兵,夜缀灯笼于船上,潜师直捣乐城,入城,民被杀甚多。
正统三年(1438)
因乐城防守单薄,侍郎焦宏、御史高峻奏准将磐石卫西南后千户所迁驻永康乡白沙(今乐清后所)保卫县城。
嘉靖八年(1529)
四月,磐石卫兵因上司扣饷哗变,执主簿吴永置军中,通判栗廷用越墙逃走,温州知府丁赞不得已取银三千两补给之。
嘉靖二十四年(1545)
温州府卫千户王钦百户林鸣风率兵驻防琯头。
嘉靖三十三年(1554)
倭船一艘,乘寇八、九十人,刺探瓯江水道至宁村水面,遇大风吹送至黄华,磐石卫军觇知之,驾轻舟追赶,寇上岸据战,江指挥阵亡。
嘉靖三十四年(1555)
沧崖督水兵于磐石,在雷公山上题刻“福海慈航”摩崖。
嘉靖三十七年(1558)
二月二十八日,驻磐石参将张铁率兵援乐城,抗击倭寇。
四月十二日,倭寇犯琯头逼磐石,兵道袁祖庚(长州人),在城督守甚严,城未被攻破,城外村落被焚掠殆尽。
四月十七日,倭寇经磐石江面,兵道袁祖庚战败,指挥刘茂、朱廷钥,千户周宾阵亡于江中。
四月二十七日至五月十一日,戚继光自台州率兵来乐支援抗倭,驻磐石城外,追击倭寇至乌牛、琯头、瑞里等地,连战皆捷,共歼敌一百二十余人,生俘二十余人,焚溺无数贼寇,又于宁村江面击沉倭船一艘。
嘉靖三十八年(1559)
改温州抗倭守备为参将,驻扎磐石,隶定海镇总兵,辖温州、金乡、磐石三卫。
嘉靖四十年(1561)
台州倭寇被戚继光击溃,窜入乐清流劫,被剿灭,县境内倭患平息。
嘉靖四十四年(1565)
温处兵宪查绛(宁国人),重修磐石城,增高四尺,厚倍之,次年十一月峻工,候一元撰《重修磐石卫城记》。
崇祯五年(1632)
八月,海寇刘香连船数百艘,犯黄华、曹田、琯头等地,烧毁民房,卫城戒备。
清 朝
顺治三年(1646)
秋,清兵由台州攻入乐清,占领磐石。清都督范绍祖祷于天妃宫,扎竹筏渡江至龙湾,磐石入清版图。
顺治四年(1647)
废磐石卫,改为营寨,归温州镇管辖。营设游击一员,守备一员,一千总,四把总,第一任守备孔养用,营署在西门。
五月,清帅范绍祖修建天妃宫庙,并亲撰碑记一篇。
顺治十五年(1658)
十月二十七日,郑成功兵船进泊磐石江面,登岸围城。十一月七日,占领磐石城,清守备熊应风被杀。
顺治十六年(1659)
郑成功部队撤出磐石,北上攻南京、镇江。
顺治十八年(1661)
七月,清廷下令迁界,强令沿海(江)居民迁移内地,磐石城被毁。
康熙九年(1670)
沿海弃地奉令展复,磐石外迁之民渐归,游击祖应善重修磐石城。建磐石营都司署于西门,并为记。
康熙十三年(1674)
靖南王耿精忠在福建起兵反清,遣将朱飞雄进攻温州,并占领磐石城,清守将逃逸。
康熙十四年(1675)
八月,耿军在台州战败,清将富剌塔追袭曾养性至乐清,重占磐石城。
康熙二十七年(1688)
改置游击,辖守备等官七人。
雍正二年(1724)
磐石营改水师营,改游击为水师参将,方璞任参将。
雍正六年(1728)
磐石营各官及水师移驻玉环,磐石划归乐清协兼辖,留千总一员驻防。同年调衢协都司一员来驻防管陆汛,裁去守备。
雍正九年(1731)
改守备都司,设驻防都司一员,轮防千总一员,额兵一百三十六人。
乾隆三十四年(1769)
三月,建巡检署,由府司狱改设,首任巡检李光裕。
乾隆四十一年(1776)
裁磐石兵额。
乾隆四十八年(1783)
增步战兵五十名,马步兵共三百五十名。
嘉庆元年(1796)
八月初一凌晨,台风大雨,破坏城垣、庙宇、庐舍无数,压死数百人,后巡检王锐修理。
道光二年(1822)
广东海寇犯垟田万丈埭,卫城受胁。沿海发生霍乱。
同治元年(1862)
二月初七,太平军进入乐清,四月上旬,占领磐石。
四月十五日,清军水师进黄华关,太平军退出磐石。
同治十一年(1872)
都司改为守备,首任守备程梦熊。
同治十二年(1873)
建筑炮台二座,一东漳浦,一西漳浦。安置大炮十六门,兵五十名,以抗击外国侵略者。
光绪七年(1881)
法国军队在沿海滋事。大吏檄在磐石建炮台于天妃宫,称镇瓯炮台,驻兵七十名。
光绪二十一年(1895)
改办防勇两营、三军练营一营,分驻磐石、黄华。
宣统三年(1911)
九月十五日,杭州光复,二十日乐清揭白旗响应,磐石由当地绅士组织自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