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坦垌村
黄檀硐蓝夹缬印染文化
作者:   来源:《黄檀硐省级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2013-2030)》,乐清市住建局提供;文中图片由乐清市非遗保护中心提供
 

   作为中国传统的“古代四缬”(夹缬、蜡缬、绞缬、灰缬)之一,夹缬是历史最悠久的印染物。在秦汉时,造纸术未发明,棉花种植尚未引进,人们只能利用这种镂空型双面防染印花技术,在木板的两面阴刻成花纹,然后把麻、丝织物等夹在两块花版之间进行草木染色,生产出印花布。夹缬工艺始于秦汉、盛行于唐宋唐代诗人白居易曾有诗句“成都新夹缬,梁汉碎胭脂”歌咏时人服饰距今已有上千年历史,被称为印染工艺的“活化石”。

   夹缬的颜色初为彩色,用于做衣服、蚊帐、被子等,明代以后则用单色,而温州地区只用蓝色,即用蓝靛染色,称为蓝夹缬。乐清的蓝靛出现较早,明永乐《乐清县志》卷三“土产”目录中记载“货之品:茶、盐、蜜、棉花、蓝靛、蜃灰、炭、草席、菜油”,可见乐清蓝靛的生产至少已有600多年历史。乐清蓝夹缬制作的开始年代目前仍无从考证,根据专家对实物的推断,大概清朝中后期已有染坊。最繁荣时,在二十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初,当时仅虹桥镇上就有十几家染坊,生意很好,周边县市包括台州、福建等地都前来购买蓝夹缬。直到20世纪70年代以后,受市场经济冲击、化学染料的出现以及人们审美需求的提高等方面原因影响,制作靛青和染坊逐渐式微,蓝夹缬制作已经为数不多,掌握技艺的仅有五人,染坊现仅白石街道中雁村和乐成街道黄檀硐村各有一家染坊在印染。黄檀硐还保留着印染工艺的“活化石”——夹缬生产最为完整的一套工艺流程。

   靛青制取:黄檀硐村外小道田间遗留有很多大圆形坑痕,偶尔可见一二米宽埋没在泥土中被草丛遮掩的大缸,村人告知这是早些年制作靛青的大缸,现已成为一种遗迹。千百年来,按照生产流程,夹缬在温州形成几大中心。而做为染料的靛青,则以产自乐清黄檀硐的最为上乘。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黄檀硐人在打浆的时候用舌头辨别把握靛青水的酸碱度的技能,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黄檀硐山高、风凉、水好的自然因素。蓝靛春种冬收,到制成靛青,需要经过采摘、下坑、搅浆、打花、出靛、上缸、储藏等

蓝靛草

制靛工具

十几道工序,历时20天左右。据说历史上黄檀硐种植蓝靛最盛时达到二百多亩,最后一个兴盛期是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但现在靛青已经不再生产,基本上是将蓝靛植株做药材卖(板蓝根)。

   夹缬制作:据村人介绍,村民卢发贵、张香翠老人仍深懂此道,村里夹缬生产停顿也是近几年的事,上世纪末都还一直有所生产。现场踏勘时,张香翠老人向我们展示了夹缬制作所需的染缸、雕板和以前她几十年前所生产出来的成品——夹被,并介绍了夹缬制作流程:

   ①土布的准备:取长10米、宽50厘米的干净棉布浸水、晾干,等分折成40厘米长左右,做好记号,卷在竹棒上
   ②靛青的准备:将靛青染料分数次加入水缸,均匀搅拌,使靛青发酵,缸水温度以15℃至20℃为宜,正常色呈黄。同时以石灰调节靛青水的酸碱度,一般沉淀6-8小时,待缸水呈碧绿色,即可浸染
   ③装土布于雕板:利用竹尺,对照棉布上的标志,将布依次铺排于17块雕板之间,然后拴紧雕板组框架,拧实螺帽
   ④入缸染色:利用杠杆吊雕板组入缸,开始染色。浸染半小时左右,吊离染缸,于空中稍作停留;进行第二次浸染。然后将雕板组上下翻转,做第三、第四次浸染。 浸染过程中注意整理棉布摺皱处,以防发粘
   ⑤卸布洗晾:将布从雕板上取下,平铺在河水中漂洗,然后甩于高竹架上晾。

晾晒蓝夹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