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文子(1147-1220),名宏,字文季,乐清白石人,别号白石先生。宋淳熙十四年(1187)入太学,“月书季考,每占高等”,绍熙三年(1192),以“两优释褐”第一名,出仕潍州司理参军,后入朝为太学博士,继而任台州、常州知府等职。不久,入京任吏部员外郎兼国史院编修,因功绩突出,被提升为宗正寺少卿。复外任淮南路转运副使、太平知州,以朝散大夫、宝文阁学士致仕。
钱文子墓(林赞摄),乐清市文物保护所提供
钱文子是永嘉学派代表人物之一陈傅良的弟子,是永嘉学派的殿军,是乐清历史上最有成就的人文学者,著作等身。其著作见于《四库全书总目》的有《白石诗传》《诗训诂》《论语传赞》《中庸集传》《孟子传赞》《汉唐事要》《汉唐制度》和《补汉兵志》共八种计九十一卷。完整存世的有《补汉兵志》。其中《白石诗传》和《补汉兵志》,备受历代名家推崇。
《白石诗传》二十卷,及《诗训诂》三卷,是研究《诗经》的专著。《白石诗传》是永嘉学派经学的名著,被后世学者推举为诗经学的重要著作,至清初尚存,后佚。曾为《白石诗传》作序的宋庆元进士、资政殿学士魏了翁,称此传“凡旧说之涉乎矜己讪上,伤俗害伦者,皆在所不取,题曰《钱氏集拟》。又别为诂释,如《尔雅》类例者,使人便于习读”。宋绍熙进士、丞相乔行简评论上书体例为“一章之中释以数语,一篇之后赞以数词”,“谨严简要”(《古今图书集成·经籍典》)。
《补汉兵志》是永嘉学派史学的代表作。班固《汉书》和范晔《后汉书》无兵志,文子作《补汉兵志》,是为补汉代史著作之缺,钱文子本人在其《补汉兵志》中这样写:“汉承三代之后,去古未远,犹有寓兵于农之意,而班史无志,因摭其本纪、列传及诸志之中载及兵制者,裒而编之。”但意义又不仅止此,正如钱志熙教授所说:“永嘉学派是一个以经世致用为宗旨的经学与史学的学派,文子研究汉代兵制,就是有感于宋代兵制的弊病,希望从他认为比较完善的汉代兵制中寻找某种借鉴。”(钱志熙《乐清钱氏文献丛编·补汉兵志解题》)因为宋初惩五代之弊,收天下甲兵悉萃京师,谓之“禁军”,名额很快增至80万,但素质很差,无战斗力。宋室南渡以降,招聚更多,有些禁军只供杂役不打仗,且缺额严重,空头吃皇粮,导致朝廷军费开支庞大。钱文子针对这种弊端,认为应在兵制上进行改良,仿照汉代“寓兵于农”耕战并举的屯田法,减轻国家财政费用。《四库全书总目》认为这部志书“所论切中宋制之弊,而又可补汉志空阙。”清代学者朱彝尊为此志作跋云:“其言近而旨远,词约而而义赅,非低头拱手、高谈性命之学者所能。”《补汉兵志》对后世史学有很大影响。
《补汉兵志》清乾隆三十四年般陽書院刻柚堂全集本 (藏浙江大学图书馆)书影_1
《补汉兵志》清乾隆三十四年般陽書院刻柚堂全集本 (藏浙江大学图书馆)书影_2
《补汉兵志》清乾隆三十四年般陽書院刻柚堂全集本 (藏浙江大学图书馆)书影_3
《补汉兵志》清乾隆三十四年般陽書院刻柚堂全集本 (藏浙江大学图书馆)书影_4
《补汉兵志》清乾隆三十四年般陽書院刻柚堂全集本 (藏浙江大学图书馆)书影_5
钱文子还是一位有成就的教育家,创办白石书塾,自任教席。他的教育理念与现代接近,倡导德、智、体全面发挥。钱文子在《乐清新学记》中说:“春诵、夏弦、秋学礼、科读书,而以岁时合射、合舞、合语,而书其德行道艺。”对师资要求高,“凡有道者德者使教焉”。由于教规严正,教授得法,钱文子培育了一批拔尖学生,如宋嘉泰二年(1202)进士,官至宝章阁待、永嘉学派的继承者瑞安人曹豳和平阳的黄中等辈。钱文子重振的“白石塾”延续至明代依旧兴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