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籍名人
刘默与刘公塘
作者: 许宗斌 陈纬 陈芳   来源:《昨夜风——乐清历史文化述略》、《贤令刘默》
 

   现存最早的明永乐《乐清县志》卷六中记载:“刘公塘起自县西承流门外,至馆头五十余里。路通府治。县尝有水患,行者病焉。宋绍兴初,邑令刘默役西乡民人分界修筑,增加高广。民甚德之,名‘刘公塘’。其界上各有石刻。”文中邑令刘默,正是王十朋诗中“杨州别驾知名士,肝胆崔嵬百炼钢”高度评价的“令乐清有政声”的乐清父母官。

   刘默,字识道,山东沂州人。南宋绍兴二年(1132),任乐清县令,首尾二载,在短短任职期间,刘默干了一件大事,全力修缮建成县城到温州城的驿路官塘——世称刘公塘。

   北宋宣和(1119-1125)以来,浙江沿海地区连年水灾,乐清西乡连遭山洪海潮之灾,大片土地流失,桑田复为沧海,人民流离失所。温台驿路遭到破坏,不论官民都饱受困扰。刘默上任伊始,通过访民情、察灾患,决定立即着手修筑县城和郡城之间的驿路官塘。规划自县城承流门外(今乐清城区公安西路、环城西路交会处的“金溪河汇”)南下,经通井街、下马桥直抵万岙,由万岙折而西,穿峡门经湖横往西,过方头岩至湖头,再向西稍南经西宋,行孤屿前越沟旁桥至万家垟,继而西行跨廿里桥折而南,绕马山嘴专西,穿沙门弄经高岙、白鹭屿,再折而南达于琯头,全程28.8公里。

   刘默带头捐俸,组织乐清西乡之民沿古乐琯运河筑塘,挖运河之泥加宽加高塘路,塘两侧和路面均铺砌块石和条石,基础部分宽三至五米,路面宽约三米。为取直道,有的路段筑在塘河的水中央。在五十多里路的道路上还建有数十座桥梁。邑志称刘默筑塘,“民甚德之,名刘公塘”。刘公塘在施工中,在增高加宽河堤的同时,也加宽加深拓直了塘河,故后人亦称乐琯运河为刘公河。

   官塘沿途,除峡门和沙门两处为山间峡谷外,余皆水乡泽国,施工难度极大。皇命在身的刘县令不时亲诣工地策划督导,永乐《乐清县志》有载:“湖横山饶名胜,距塘不远,默于巡功之暇憩游于此。”侧面说明了刘默不辞辛劳,与人民共甘苦,表现了不完成筑塘誓不罢休的决心。在湖荡中筑路谈何容易,屡造屡毁,最后效仿萧(山)绍(兴)运河和西湖白堤、苏堤,在塘路两侧打木桩加固,并甃砌护岸石,才解决了水啮土蚀的难题。50多里路上,河汊如织,需建造大小桥梁60多座。在施工过程中,同时要花很大力量去改造弯弯曲曲的原始河渎,挖深加阔拓直,像峡门、沙门等处还要开凿运河,使水贯通。刘公塘工程之艰巨在乐清历史上,堪称旷古之作。

   竣工后的刘公塘,塘上走马行人,河中百舸争流,极大改善了乐清西乡的水陆交通和水利状况。此前,乐清西乡的陆上交通主要依赖贴山而设的古驿道,刘公塘取代古驿道以后,不仅缩短了里程,而且因路面的平坦宽阔而更便于驰行。时至现代,刘公塘作为乐清西乡陆路交通主道虽已成为历史,但依然不失其在内河航运和水利上的重要地位。

   今天我们见到的像湖横西岙村前湖心“仙人桥”(又名“刘公桥”)、万家西垟河口运河中的水渚一带,都是宋官塘的遗迹。当天大旱之时,可见河床里连绵的残塘,直贯河湖中央,堤塘两边木桩排列成行,护岸石虽被后人取用几尽,但尚可测得官塘尺寸,路基宽3-5米不等,路面宽度在2米左右。

 

刘公塘遗址

 刘公桥,吴萍萍摄(乐清市文物保护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