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文学史上开创山水诗而影响深远的诗人谢灵运(385-433),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附近),出生于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史称“幼慧,少好学,博览群书”。他是东晋名将谢玄的孙子,谢玄因淝水之战建立奇功而受封“康乐公”,灵运十五岁时袭其爵,时人称为“谢康乐”。东晋元熙二年(420),刘裕称帝代晋,建国号宋,是为刘宋。这是个政治混乱、改朝换代、朝廷上下争权夺位纷纷攘攘的时代,对于以作官为唯一出路的读书人,诚如台湾学者李森南先生所著《山水诗人谢灵运》一书中所说,也是个“不可仕”的时代。而谢灵运,由于其家世和环境,既不像同时代的比他年长二十岁陶渊明那样知其“不可仕”而不仕,坚决归隐田园,又不会随俗沉浮,混迹官场,以其“文章之美,江左莫逮”的文才安心当个御用文人,因而经常陷入“隐”与“仕”的严重矛盾和苦恼之中;加之恃才傲物,不怕得罪权贵,最后竟酿成被诬受戮的悲剧。宋少帝永初三年(422)秋,谢灵运受权臣排挤而离开他已久居20年的京都建康(今南京市)出任永嘉郡守,当时的永嘉郡即今温州市区及永嘉、乐清、瑞安、平阳、青田、丽水等县,比之南京及浙北平原的杭州、绍兴、上虞等地,还是个十分荒凉偏僻的滨海地区,其西、北部又多山,水陆交通都很困难。故来温州作官,既远离政治文化中心,又远别亲友,在灵运是很不得志、很感寂寞的。然而,他也因此得以远离政争的漩涡,醉心于山水之胜和山水诗的创作,使他对大自然的爱、对山水美的细腻而深致的感受与境界高远的情思和功力深厚的诗艺素养得以凝聚熔铸成一首首前无古人而开启来者的山水名篇。现存他的全部诗作中,写山水和一般自然风光的诗大约40首,而半数左右都作于温州,而且多是传世名篇。因此,可以说,他出任永嘉郡守,时间虽短,头尾只有一年,但这一年是他的文学生涯的转折点和创作的丰收期,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开端——以谢灵运为代表的山水诗派的开创。古人曾以“陶谢”并提。灵运开创的山水诗与陶渊明开创的田园诗一样,不仅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带来深远影响,而且对整个文学艺术(特别是山水游记、写景抒情散文、山水画)乃至民族文化风貌(特别是不同于儒家的人生态度、审美情趣),都带来重要的影响。
关于谢灵运在温州任职时的情况,沈约《宋书·谢灵运传》有一段话是历代学者常加引用的:“郡有名山水,灵运素所爱好。出守既不得志,遂肆意游,遍历诸县,动逾旬朔,民间听讼,不复关怀。所至辄为诗咏,以致其意焉。”但从灵运到中雁荡的白石及所作诗看,此说至少有片面之嫌。灵运确实爱好山水,常常肆意游遨,但也关心民间疾苦。他的白石之行便足以说明这个问题。
那是景平元年(423),乐清可能发生过严重水灾。大约在当年夏天,灵运来乐“行田”,视察灾情。他到中雁的白石(离县治30里)视察后作《白石岩下径行田》一诗。由此诗可看出诗人并不一味地“肆意游遨”,他此来就为了尽其郡守之责为民解忧的。鉴于此诗对于了解谢灵运有特殊的重要性,现按其诗意将全诗加以分节引录如下并略作解释:
小邑居易贫,灾年民无生。
知浅惧不周,爱深忧在情。
莓蔷横海外,芜秽积颓龄。
饥馑不可久,甘心务经营。
千顷带远堤,万里泻长汀。
洲流涓浍合,连统塍埒并。
虽非楚宫化,荒阙亦黎萌。
虽非郑白渠,每岁望西京。
天鉴倘不孤,来兹验微诚!
起首四句写乐清当年灾情严重,人民无以为生。作为郡守,诗人自觉“知浅”而思虑“不周”,未尽职责;对民“深爱”而为之“忧”。
第二节四句写田地遭水灾而荒芜的景象和自己要加以治理的部决心。前二句的意思是,田间积水如海,水边露出莓蔷等野生植物都芜秽残朽不堪。“颓龄”:衰年、残年,此用其引伸义,亦喻田间野草久未翻耕。
第三节四句写诗人设想中的水利工程一旦修成后的情景。前人曾赞赏此四句是写田间景的绝唱,其成就甚至超过陶诗,不无道理;不过写的不是实景,而是诗人的一种美好的理想。由于年代久远,文献不足,我们现在已很难考知灵运当时是否采取过措施。唐代无和间进士张又新有《白石岩诗》:“白石岩前湖水春,湖边旧径有清尘。欲追谢守行田意,千古同忧是雅人。”由此或可想见唐时白石已有湖贮水,莫非与灵运当年曾采取措施有关?
第四节四句可看作诗人的内心独白,他觉得自己“甘心务经营”的,虽不像历史上那些曾被诗人们讴歌过的为民造福的大事业大工程(如《诗经·鄘风》讴歌的卫文公徙民于楚丘,建城市宫室,民得以安居;如班固《西都赋》讴歌的郑国渠、白公渠,使民得“郑白之沃,衣食之源”),但民之渴望安居温饱是一样的。“黎萌”即黎民。“望西京”即人民渴望《西都赋》里写的“郑白之沃”。
结尾二句是诗人对天发誓:“上天倘若垂鉴,请来验证我的诚意!”
大约就在白石“行田”以后,灵运也为“行田”到过盘屿,有《行田登海口盘屿山》之作。他还来过乐清县治即今乐清城关。《清一统志》载:“三高亭,在乐清县西塔山之半,俗呼半山亭,以晋王羲之、宋谢灵运、唐孟浩然尝游此,故名。”《乐清县志》亦有类似记载,可惜现亭已不存,有关灵运来县治的史料亦尽付阙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