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历史悠久,根据地下发掘的文物表明,在这片土地上距今四五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已有人类居住。但其建县,则始于东晋。东晋以前,有其地而无其县。
夏、商、周三代,温州一带统称瓯越,乐清其地属瓯越地。春秋战国时属东瓯地,秦属闽中郡地(闽中郡的范围很大,包括现在整个福建省和浙江省的温州、台州、丽水三个地区),西汉初为东瓯国地。汉武帝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闽越攻东瓯,占领东瓯王的分地,为闽越国地。汉昭帝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为回浦县地,时朝廷在东瓯故地设回浦县,置于会稽郡之下,县治设章安(今台州市椒江区章安镇),范围包括现在的温州、台州、丽水三个地区。如今的温州市当时只是回浦县的一个乡,即东瓯乡。新莽时仍为回浦县地。
东汉光武帝建武三年(27年)为章安县地,顺帝永和三年(138年)以章安东瓯乡置永宁县,属永宁县地。
三国吴会稽王太平二年(257年),为临海郡永宁县地。
东晋明帝太宁元年(323年)分临海郡立永嘉郡,为永嘉郡永宁县地,东晋孝武帝宁康二年(374年)分永宁县地置乐成县,乐清进入建县之史,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历史。
南北朝宋、齐、梁、陈四代,计一百六十九年,乐成均属永嘉郡。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废永嘉、临海二郡,立处州,领永嘉、括苍、松阳、临海、乐成、安固等六县;十二年(592年)改处州为括州,乐成县并入永嘉县,属括州;炀帝大业三年(607年),改括州为永嘉郡,为永嘉郡永嘉县地。
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以永嘉县置东嘉州,又分永嘉置永宁、安固、乐成、横阳等县,乐成县属东嘉州。七年(624年),复将乐成并入永嘉,属东嘉州永嘉县地。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废东嘉州立括州,复为括州永嘉县地。高宗上元元年(674年)分括州的永嘉和安固二县置温州,属温州永嘉县地。
唐武则天载初元年(689年),分永嘉县置乐成县,属温州。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改温州为永嘉郡,属永嘉郡。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复改永嘉郡为温州,属温州。
五代后梁太祖开平二年(908年),吴越王钱镠为避太祖之父朱诚讳,奏请改乐成县为乐清县,自此定名,至今一千多年无更变。
后晋高祖天福四年(939年)乐清属吴越国温州静海军。
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乐清属江南东道温州军事州。徽宗政和七年(1117年)属两浙路温州应道军。度宗咸淳元年(1265)改温州为瑞安府,乐清县属瑞安府。
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7年)改瑞安府为温州路,乐清属江浙行省浙东海右道温州路。
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改温州路为温州府,乐清属浙江行中书省温州府,十五年(1382年)复以南直隶之嘉兴、湖州二府,归由浙江布政使管辖,连同杭州、宁波、绍兴、台州、金华、衢州、严州、温州、处州等共为十一府,乐清属温州府。宪宗成化十二年(1476年)将乐清县的玉环乡所有三个都,及山门乡的三个都划给太平县(今台州温岭)。此后,乐清县境无大变动。
清自世祖顺治元年(1644年)起,直到宣统三年(1911)止,长达二百六十多年时间里,乐清均隶属浙江省浙江布政使司温州府。
民国元年(1912年)改府为道,温州府改称瓯海道,乐清属瓯海道。十六年(1927年)废道制,实行省县二级制,乐清县直属浙江省。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全国设行政督察区,乐清属浙江省行政督察区第八行政督察区。二十八年(1939年)乐清改属浙省第五行政督察区。
建国前1949年4月,中共浙南特委决定把乐清的大荆区并入黄岩县西、南两部,成立黄乐县。同年5月,乐清县解放,7月仍划大荆区归乐清县。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乐清属浙江省温州专区。1978年乐清县属温州地区。1981年9月,温州地、市合并称温州市,乐清县属温州市。1993年9月,乐清撤县设市,成为浙江省辖县级市,由地级温州市代管。